运输业及其发展
【知识点一】运输业的形成 |
1.运输业的概念与组成 运输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从事运输经济活动的所有企业或单位的集合。 2.运输业的形成 运输业的形成是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同农业相分离;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独立出来; 逐渐,运输活动由商人自己完成,逐步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 三大特性——生产特性、服务特性、基础设施特性 |
【知识点二】运输业的性质(重点!) |
1.运输业的生产特性:它属于物质生产的范畴,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1)运输改变商品的使用价值状态,完成消费的准备; (2)运输业所生产的产品是空间、位置的变动。 2.运输业的服务特性 运输业的服务特性: (1)提供的劳动不是去制造物质产品,而是通过提供运输服务直接去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 (2)运输业所提供的服务同样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物; (3)形成运输服务产品和消费这种服务产品的过程是同始同终的。 3.运输业的基础设施特性 (1)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都有不同程度的公益性。 (2)运输基础设施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3)运输基础设施的级差效益。 (4)运输基础设施的商品属性。 在具体操作中,不能过分强调其商品属性,简单以市场竞争机制运转易造成浪费。 |
【知识点三】运输业的外部性 |
(一)外部性理论 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外部影响,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主体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者因此获得补偿。 根据其产生效果的相对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所谓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 所谓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二)运输业的外部性 1.运输业的正外部性 即公路网的优化、公路建设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公路管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还体现为利用技术进步改进发动机、提高能源效率并减少废气排放量,利用一系列的公路运输法律法规来保障公路运输安全等。 2.运输业的负外部性 (1)噪声污染 处理手段主要有: ①噪声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的内部化,将居民区安静的权利赋予居民,汽车驾驶者要通过该地区,就必须向居民区的居民购买一定的噪声“制造权”。 ②行政手段,政府强行规定噪声标准或噪声罚款的办法。 ③技术手段,改进和提高现有汽车的降噪性能,合理规划设计市政道路建设等。 (2)大气污染 处理手段主要有: ①淘汰落后、污染严重的车辆:对于已经报废的汽车和污染严重的汽车,建议政府强行管制。 ②安装汽车曲轴箱强制通风装置、安装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控制装置、在尾气排放口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 ③提高燃油质量,推广使用高质量燃油。 ④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交通拥堵 造成的主要原因有:①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过快,道路车流量日益增大。②道路建设在结构和功能上无法满足交通需求。③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④交通管理水平的提高不能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⑤公共交通发展相对缓慢,出行结构不合理。 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主要有: ①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加大城市交通承载量。 ②加大道路交通管理力度,提高交通管理服务水平。 ③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的分担率。 ④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树立交通安全法制观念,增强交通公德。 ⑤科学合理发展城市小汽车运输。 (4)交通事故 主要的预防措施有:①加强交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②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③做好交通安全的检查落实工作。④针对交通事故责任要奖罚严明。⑤交通运输各个参与主体和交通运输各个生产主体有效协调,共同预防交通事故。 3.运输业的负外部性内部化 运输业的外部成本应合理地内部化,内部化的目标是将各种运输方式的外部影响纳入市场进程,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使所有的交通使用者明白其行为的全部成本,包括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又不由自身承担的这部分影响。 目前,国内外交通运输业外部成本内部化的主要途径有:①对交通运输工具收取燃料税;②依交通运输工具有害气体排放收取有差别的税,即有害气体排放量高的方式收取的税率高,有害气体排放量低的方式收取税率低(即对交通运输工具的绿色化税收);③对所有的运输工具使用者收取运输税费,将征收的税费补贴给外部成本低的运输方式;④提高运输工具有害气体排放标准;⑤对明显不合理的运输范围收取费用;⑥政府制定使用环境的价格。 |